新能源、新技术快速发展 商用车产业链愈发完善
——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
伴随我国商用车行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其产业链体系也愈发完整、完善,并推动新产品、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。目前,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运用规模正不断扩大,预计到2030年,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0%。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;75年间,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,由弱到强。尤其近十年来,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浪潮中,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,跨国车企借力中国市场加速转型,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成为“引领者”的难得机遇。为此,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特别推出系列报道,全面、系统地展开回顾与盘点,今日推出第八篇:《新能源、新技术快速发展 商用车产业链愈发完善》。
我国商用车行业在经历过从白手起家到量质齐飞的过程之后,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呈现出诸多发展亮点。在这一过程中,商用车行业产业链体系愈发完整、完善,并推动商用车技术、产品再提升、再发展,不断实现突破。
在传统内燃机车型方面,随着高压共轨等技术的运用,商用车产品尾气排放水平不断提高。同时,随着环保政策和车辆标准的不断提升,商用车也向着高端化,智能化不断迈进。尤其是近十年间,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运用规模不断扩大。
新能源商用车快速发展
近年来,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整体呈增长态势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3年,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.5万辆,同比增长6.1%。今年1至9月,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5.1万辆,同比增长33.5%,市场渗透率达15.9%,增幅相当明显。
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一系列政策的积极引导下,新能源商用车在公共领域的应用推广较为领先,如城市公交车、旅游大巴等用车领域。在今年9月举办的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,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介绍,截至去年年底,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到55.4万辆,相比2014年的3.7万辆增长了15倍,在全国城市公交车里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了81.2%。
同时,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,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;新能源商用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逐步提高,充电时间不断缩短,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表示,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,新能源一定会成为商用车行业中独特的发展动力,会逐步形成全世界最强的新能源产业链条,成为全球市场中独树一帜的存在。
可以预见,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,新能源商用车的性能将不断提升,电池技术等将取得更大的突破,续航里程、充电时间等关键指标将进一步改善。整体产业链也将实现更快的健康发展,并出现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,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,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。
据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测,到2030年,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0%。
智能网联技术不断进步
更为值得关注的是,伴随汽车产业进入到“下半场”的争夺,我国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也已经从最初的辅助驾驶,发展到如今的自动泊车、自动变道、主动刹车等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,实现了质的突破。例如,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国内外14座码头、矿山批量投入自动驾驶卡车运营,仅在上海洋山港一地,5年间商业化运营里程已超1000万公里。
上海友道智途自动驾驶卡车在港口集装箱货场作业中
近几年,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支持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。去年1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《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为智能网联商用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提供了政策依据。而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对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的支持力度,通过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、提供资金补贴等方式,推动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和应用。
有分析认为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我国商用车行业必将呈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首先是在产品方面,会在各类型用车场景中不断推出更多、更新的产品;其次是在高新技术方面会不断突破,进而推动商用车产品乃至全行业向更高效率、更高质量迈进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智能网联、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已经在商用车行业落地。随着未来行业、产品竞争日益激烈,企业掌握真实技术实力的优势会逐步体现、更加明显。
钟渭平也认为,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可以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,降低生产事故率,提升生产效率,未来应用价值会更大、更明显。(中国商用汽车网记者 马瀚明)
相关阅读:
从白手起家到走出国门 商用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
民间配资